• 登录
  • 返回旧版

导航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管理人员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博导简介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重点学科
    • 科研机构
    • 科研成果
    • 科研奖项
    • 学术期刊
  • 师资队伍
    • 中文系
    • 历史系
    • 世界史系
    • 古籍所(文化典籍系)
    • 信息管理系
  • 党建天地
  •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毕业生就业
  • 群团工作
    • 工会
    • 团委
    • 青联会
  • 社会服务
    • 基础教育
    • 城市社区
    • 文化润疆
    • 教育研修
  • 师大问鼎网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应邀畅谈欧洲专业汉学的兴起

发布者:樊霞发布时间:2018-05-22浏览次数:161

5月21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张西平教授应邀,展开了一场题为“卜弥格与欧洲专业汉学的兴起”的讲座。本次讲座由纪建勋副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还有刘耘华教授以及我院多位老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硕博士生。



张西平指出,今天的汉学客观上经历了游记汉学、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但是追根溯源,马可·波罗是这一连锁效应的开端。从《马可·波罗游记》到以寻找“契丹”为目的的大航海时代,再到传教士入华这段历史链条中间有非常清楚的因果关系。传教士汉学如何与早期欧洲汉学联系,可以从卜弥格与雷慕沙的学术关系中追索脉络,随后,张西平从卜弥格对中国文字、社会生活、植物、中医的著述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张西平强调,欧洲真正较系统的出现汉字是在基歇尔的《中国图说》之中。此书第一部分从字音、字义、解读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公布了一幅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碑的手抄临摹本。这是在十七世纪欧洲出版物中首次公布如此数量的汉字,这个碑文的汉字和拼音对欧洲早期汉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地址:上海市 徐汇区 桂林路81号 文苑楼(200234)

邮箱:renwen@shnu.edu.cn

电话:021-64322089

  • 人文党建+
  • 教学人文
  • 学术人文
  • 学术研究生
  • 人文外事
  • 智慧校园
华体会手机端-华体会官网(中国) | 问鼎官方app下载站-问鼎(中国) |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 欧宝网页版登录入口-欧宝(中国) | 九游网页版-九游(中国) | 安博官方网页版-安博(中国) | 九游平台-九游(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 | 星空网页版-星空(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