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苏新春教授探讨“版本研究——‘现汉学’的一个研究富矿”
发布日期: 2020-11-06 作者: 浏览次数: 154

10月29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导苏新春先生应邀做客院,在徐汇校区文苑楼1088做了一场题为“版本研究——‘现汉学’的一个研究富矿”的精彩讲座。我院徐时仪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讲座持续两个小时,六十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苏新春教授的讲座分为四部分,分别为:现汉的版本介绍;版本研究的方法;版本比较研究的丰富内容;“现汉学”的形成。苏教授总结讲座内容,得出三点结论:一是《现汉》是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和语文性辞书编纂的宝库,代表了一种精致性研究。二是《现汉》版本的变化是当代词汇的变化史,也是当代中国人社会文化与语言认知的变化史。三是“现汉学”的形成与深入,对中国语文辞书研究与当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徐时仪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和评议。徐教授指出,此次讲座信息量十分丰富,听后受益匪浅。《现汉》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意义重大。做文献要选择善本,《现汉》各版本就是活生生的范本。国无辞书就没有文化可言,《现汉》可追溯到《国语辞典》,再往上可追溯到古代的辞书。辞书之间的动态演变不仅是书面语层面的,还有口语文化层的演变。研究普通话是如何形成的,就要追溯早期汉语的演变过程。《现汉》反映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词典是从宏观角度来编的,各个词的演变又是从微观角度说的,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能看到,《现汉》是共时层面上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沉淀。“现汉学”无疑是富矿,苏教授的报告也给在座很多同学写论文发文章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