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晚,巴黎索邦大学教授Natalia Bernitskaia做客问鼎网中国人文大讲堂,通过Zoom线上视频的方式,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形成”的讲座,吸引了校内外师生前来聆听。本次讲座由问鼎网中国问鼎网中国田洪敏教授主持。
Bernitskaia教授首先为厘清了俄罗斯文学语言形成的三个主要分期:第一时期是9-14世纪,书面语开始形成和发展。第二个时期是14-17世纪。最后一个时期是18-21世纪,现代俄语发展时期。17世纪,在罗斯大地上,一共有两种文学语言,一种是教会斯拉夫语言,一种是形成于14世纪之前的罗斯语。前者主要是一种书面语言,用于翻译宗教典籍,而俄罗斯语则是民族的语言,它既可以用在书面语当中,也可以用在口语当中。到了彼得一世时期,波兰文化的影响让位于德语文化。在这一时期,国家也致力于对整个语言发展的进程进行调控。到了18世纪下半叶,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俄罗斯文化也蓬勃发展,此时的俄罗斯语言文化带着鲜明的法国痕迹。在19世纪文学语言的发展中,不得不提到的人物是普希金,他是俄语发展过程中的集大成者。普希金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教会斯拉夫语、西欧语言和俄语口语当中的语言元素进行了合成。这种合成的结果是,先前罗蒙诺索夫的“语言立法”被破坏了,三种语体的分界线变得模糊。Bernitskaia教授强调,虽然在普希金时代,真正的标准语还并未形成,但他为正式的形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Bernitskaia教授本人对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方式也很好奇,她积极地与参加会议的师生交换了问题,并互相解答疑问,讲座在友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